亚洲国产欧美精品,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,国产日韩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,一拳超人无限内购破解版

媒體報道

經(jīng)濟日報 郭明義:無限愛心筑就高尚人生
發(fā)布日期:2012-03-05 信息來源:經(jīng)濟日報 訪問次數(shù): 字號:[ ]

  郭明義是鞍鋼集團礦業(yè)公司齊大山鐵礦采場公路管理員。1977入伍,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,被評為全師學(xué)習(xí)雷鋒標(biāo)兵。
  自1982年復(fù)員到鞍鋼工作至今,28年里,郭明義以雷鋒為榜樣,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(wù)當(dāng)作畢生追求,立足本職,愛崗敬業(yè),在每個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(yè)績。從1996年擔(dān)任采場公路管理員以來,每天提前上崗2小時,15年累計獻工15600小時;他艱苦樸素,一家三口住在不足40平方米的小屋里,卻以扶危救困為己任,助人為樂,先后資助了180名貧困學(xué)生;他20年累計無償獻血6萬毫升,更帶動身邊工友獻愛心,有5800人參加了他的愛心團隊。他先后榮獲鞍鋼勞動模范、優(yōu)秀共產(chǎn)黨員、全國五一勞動獎?wù)碌葦?shù)十個榮譽稱號。
  15年來,他獻工累計15600多小時,相當(dāng)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;
  16年來,他資助過180名貧困學(xué)生;
  20年來,他無償獻血累計6萬多毫升,相當(dāng)于自身總血量的10倍;
  28年來,他工作的全部收入為29萬元,僅能統(tǒng)計出的向希望工程、工友和災(zāi)區(qū)捐款超過12萬元!
  他叫郭明義,鞍鋼集團礦業(yè)公司齊大山鐵礦采場公路管理員。
  一個清貧的富翁
  52歲的郭明義下班后急匆匆地往家里走去———“走”,是因為他又一次把自行車捐給一個離家遠的貧困學(xué)生了;“急匆匆”是因為午飯時間只有1小時,在單位吃不行嗎?不行,因為那不省錢。
  記者跟著郭明義一起回到他的家————鞍山郊區(qū)齊大山鎮(zhèn)的礦山職工宿舍樓。這天是2010年9月8日。
  郭明義開門就忙著熱飯,記者卻忙著擦眼淚,因為即便我們的想象力再豐富,也想不到老郭的家是這個樣子:不到40平方米的一居室,完整地保留著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家居水平,水泥地面、白灰墻、藍色油漆的門窗,兩面墻分別掛著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,家具陳設(shè)幾乎就談不上,因為除了門廳和臥室里的大小兩張床,這個3口之家所擁有的惟一家具是一個三門柜,這柜子上面兩扇門里裝的是女兒的書本,另一扇門里和下面的抽屜裝的則是妻子和女兒的衣服。老郭的呢?“那不在身上呢!”郭明義的妻子孫秀英笑著告訴記者,“老郭常年穿工作服。”老郭還有件羽絨服和牛仔褲,在床下的抽屜里。
  老郭家也有值錢的東西,一臺液晶電視和一臺電腦。“這兩樣他都捐不了了。”孫秀英說,“這是國家財產(chǎn),不許他捐。”
  因為他已捐過3次電視機了,鞍鋼集團和鞍山團市委在把電腦和電視送來時,明確告訴老郭:這兩樣?xùn)|西是國家財產(chǎn),放在你家里是為了便于你工作,所以你不能捐送他人。
  郭明義問記者,“你們覺得我窮嗎?”
  “我們知道你精神上富有,是個清貧的富翁,所以能理解你3次把調(diào)整住房的機會讓給同事,把得到的各種物質(zhì)獎勵比如相機之類,捐給你認為更需要的人,可是,當(dāng)身處你家……”記者感動地回答。
  “我真是納悶,我這么過了快30年了,挺好的,怎么你們覺得我窮呢?我怎么就‘一貧如洗’、‘家徒四壁’了呢?”
  老郭放聲大笑了好一陣,笑得像個孩子般天真、燦爛。老郭說,“在鞍山這地方,我家得夠中等收入了,我是兩口子拿工資,好些工友都是一個人拿工資,和他們比,我窮嗎?”
  “是啊,按工資收入,他家本來不算低不算窮,可硬是叫他給捐成低的窮的了。”郭明義的工友說。
  記者把工友的話傳給老郭,老郭聽后用力搖頭,“不對,他那是拿我和他家比,可我是和那些貧困的工友比。經(jīng)常接觸不同的社會群體,就會有不同的人生方式。我經(jīng)常接觸孤兒院的孤兒、上不起學(xué)的孩子、生活困難的職工,和他們相比,我是富足的,我就非常想去幫助他們。”
  當(dāng)?shù)弥婄P司機的妻子沒有工作,家里兩個孩子都在上學(xué),他就在每年孩子開學(xué)時送去200元錢;當(dāng)聽說水車司機生活困難后,每年過年時他都給送去米、面、油;見平路車司機患了重病,他先后送去1000元錢;一次冬季道路搶修,推土機的擋風(fēng)玻璃壞了,看司機沒穿棉襖,他當(dāng)即脫下自己身上的棉襖給工友套上……
  就這樣,鞋子、衣服、手表、電飯鍋、電視機,米面、熟食、水果、嬰兒奶粉,工資、獎金以及他獻血的各種獎勵,能捐助的他都捐了,能幫的人他都盡全力幫了。
  “也許,以我個人的力量,難以從根本上改變那些貧困家庭的生活,但至少可以讓他們感覺到有人在惦記著他們,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。”老郭說。
  有人奇怪,老郭不善社交,從不扎堆閑聊,更不喝酒打牌,所有人印象中的他總是急急火火、忙忙碌碌,可偏他總能發(fā)現(xiàn)那些貧困的人家,誰家孩子想要臺電腦,誰家老人生病,他都知道。“別說電視上那些高檔生活享受畫面從不入他的眼、他的心,就是俺這些身邊同學(xué)、親友家的好生活,他也不往心里去。”老郭的兒時玩伴李樹偉告訴記者,“他從小至今都這樣,總?cè)タ凑l有苦難,誰比他生活得差,那就跟錐子扎他心似的,還流淚呢!”
  李樹偉跟記者講了很多郭明義的故事,只一件講到一半時就講不下去了,“去年冬天,我跟著他去獻血,回來不舍得打車,就坐公共汽車吧。我心疼他沒吃飯,想讓他歇會兒,就故意拉他坐最后一排座那角上,省得他又給人讓座??蓻]一會兒車上人就多了,他抻著脖子大聲喊,‘大爺,這兒有座!’……”
  1994年夏天的一個晚上,鞍山市電視臺播出了一部“希望工程”宣傳片,很少看電視的老郭碰巧看到了。傷心了一夜的他,天剛亮就離開家進城去,找到希望工程辦公室,給岫巖山區(qū)的一個失學(xué)兒童捐了200元錢。10多天后,他又給這孩子寄了200元。而當(dāng)時,他和妻子兩人的收入加起來還不滿600元!
  從此,他那裝著身邊幾百個困難工友的心有了更多的牽掛,地域也從鞍山迅速擴展到東北、西北各地。180個家庭困難的孩子,因為他的捐助而得以繼續(xù)上學(xué)。
  一個以生命關(guān)愛生命的人
  9月2日午后兩點,鞍鋼集團礦業(yè)公司門前已聚集起100多名獻血者。他們整齊地排成兩排,依次走進獻血車。
  突然,有人喊了一聲“老郭”,人群立即活躍起來,大家紛紛與郭明義打招呼。郭明義并不解釋自己遲來的原因,因為他剛剛在紅十字會捐獻了1個單位血小板。他只平平靜靜地與大家打著招呼,“你好”、“來啦”、“別緊張”、“坐這兒”、“放心吧,對身體一點損害也沒有”。老郭在人群中快速地走動著,與每一個來獻血的人都打招呼,但沒有一句打哈哈、套近乎的話??瓷先?,他更像這兒的主人。
  是啊,除了家門和單位的門,老郭進出最多的就是血站的門了。
  1990年,郭明義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。盡管他在血站里因初次獻血而緊張,第一針抽血沒能成功,第二針才完成了獻血,但當(dāng)他聽醫(yī)生講了醫(yī)院缺血的現(xiàn)狀后,當(dāng)即決定每年獻血一次,后來增加到兩次。
  在連續(xù)獻血過程中,老郭從醫(yī)生口中得知,無償獻血分為兩種,第一種是捐獻全血,每個人每年最多只能獻兩次,每次最多400毫升;第二種是捐獻血小板,每次可抽取800毫升或1600毫升的血液,提取一個或兩個單位的血小板后再將血液輸回體內(nèi)。血小板可每月捐獻一次,每次均按獻血等量計算。血小板是珍貴的血源,在搶救臨床重癥病人方面,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,但是捐獻志愿者較少。
  聽了這話后,老郭就牽掛起鞍山的血小板提取設(shè)備來。2005年,當(dāng)?shù)弥吧绞兄行难窘K于引進了一臺,他立即要求捐獻血小板。從此,除中間獻過全血需等半年后才能再捐獻外,5年來他每個月都會準(zhǔn)時跑到中心血站,捐獻1次血小板,從未間斷過?,F(xiàn)在已累計捐獻40多次。
  2009年春節(jié)前的一天,郭明義正從采場下山準(zhǔn)備吃午飯,突然接到血站的電話,問他能否提前捐獻血小板。他知道血小板保存期特別短,一般都是按照每月預(yù)約的捐獻時間采血,如果沒有重癥病人,血站不會打來這個電話。
  這天突降暴雪,道路難行,但郭明義還是頂著風(fēng)雪趕到血站。為了挽救一名患有溶血癥的產(chǎn)婦的生命,他雖然工作了一上午,并且從清晨5點到下午2點水米未進,但仍沒有絲毫猶豫,馬上上機采血。血站的同志讓他獻1個單位的血小板,他卻說,“2個保險,還有孩子呢,一定要保他們母子平安!”當(dāng)歷時1小時40分鐘的血小板采集結(jié)束時,疲憊的他在采血床上睡著了。由于及時輸了他捐獻的血小板,產(chǎn)婦母子平安得救。
  一個體重75公斤的成年人,全身大約有6200毫升血液。20年來,郭明義累計無償獻血6萬多毫升,相當(dāng)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。按搶救一個病人需輸血800毫升計算,他已至少挽救了75個危重患者的生命。
  這還不夠。2002年,當(dāng)他從電視報紙上弄懂了造血干細胞對救人的意義,就立即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捐獻隊伍,成為鞍山市第一批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。之后,又成為第一批遺體(器官)捐獻志愿者。
  一個一輩子做好事的人
  郭明義并不沉浸于這一份份助人的快樂,甚至來不及記住自己到底捐出多少、做了什么。他的事跡都是工友和受捐助者講述的,有些事,他本人已完全不記得了。
  “這是因為他從沒想得什么回報。”他的領(lǐng)導(dǎo)、鞍鋼集團礦業(yè)公司黨委書記楊靖波說,“他只有愛,沒有名利意識。”
  “因為他是個雷鋒式的戰(zhàn)士。”他在部隊時的指導(dǎo)員康玉久說。
  1977年1月,鞍山火車站廣場上,來自鞍鋼的200多名新兵正在舉行莊嚴的出發(fā)儀式。當(dāng)主持人宣布請新兵代表發(fā)言時,一名新兵快步走上講臺,開始了慷慨激昂、意氣風(fēng)發(fā)的發(fā)言。大家紛紛打聽他是誰?“他是郭明義,是俺們齊大山礦的。”當(dāng)時和郭明義一起入伍的李德英,回憶這件事時就像敘說昨天的故事,“迎接入伍新兵的列車開動了,他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樣,很自然地幫助列車員打掃車廂、為新兵倒熱水。我現(xiàn)在眼前還一幕一幕的。”
  郭明義的第一個人生榜樣就是雷鋒。“上小學(xué),我學(xué)會的第一首歌是《學(xué)習(xí)雷鋒好榜樣》。”當(dāng)時,全國正在開展學(xué)雷鋒活動,他的父親就是學(xué)雷鋒見義勇為的英雄,曾到北京接受周恩來總理的接見;他的母親則被鄰里稱為“大善人”,礦工們有個腰酸背疼、頭痛腦熱的,她都會不辭辛苦地給人推拿治療;而他的奶奶,在郭明義記憶中“就從沒閑著”,“她的腰痛得厲害,可走在礦上,看見礦石散在路上,她總會彎腰撿起來。見誰家有事,她總要幫忙。”
  長輩的身教加上學(xué)雷鋒活動的言教,讓郭明義自舉步學(xué)走路起就沿著一條助人為樂、熱愛勞動的軌跡成長。
  “教室里的爐子總是他生火掏灰,學(xué)習(xí)小組的小課桌總背在他肩上。”李樹偉回憶著,“下雨天,你來俺們院看吧,在院里為各家挑水溝的一準(zhǔn)是他。”
  到部隊后,如火如荼的學(xué)雷鋒活動使他對雷鋒、對雷鋒精神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。
  康玉久回憶,郭明義入伍第一年沒有學(xué)上駕駛,被分配到炊事班。新兵都想學(xué)開汽車,許多被分配到炊事班的新兵思想不穩(wěn)定。但郭明義卻沒有一句怨言,做飯、做菜學(xué)得很快。當(dāng)時連隊每天早上要喝玉米 子粥,這種粥需要幾個小時才能熬熟,熬不熟不好消化。他每天都起大早為全連戰(zhàn)士熬粥,大家都說他熬的粥最好喝。
  在承擔(dān)部隊?wèi)?zhàn)備機動任務(wù)期間,他一邊自己獨立駕車運送物資,一邊幫助其他戰(zhàn)友維修車輛。一次,在執(zhí)行任務(wù)的途中,一名戰(zhàn)友駕駛的車橫拉桿脫落了,他冒著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,爬到車底幫著搶修了40多分鐘,差點把耳朵凍壞。還有一次,看到戰(zhàn)友駕駛的車由于天冷路滑無法行走,他便把大衣脫下來墊到車輪下。車子可以行走了,他的大衣卻被碾成了抹布。
  郭明義所在部隊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縣,冬季天氣非常寒冷。每天早上,他都是第一個起床,冒著嚴寒外出挑水。地面結(jié)冰,腳下打滑,扁擔(dān)上的水桶不時擺動濺出水來灑在衣服上結(jié)成冰,挑水回來時他的身上經(jīng)常掛著冰塊。對此,他不叫一聲苦,挑滿水缸后又忙著砍柴、生爐子、燒水,只為了能讓戰(zhàn)友們起床后馬上就用上熱水。自己班里的事忙完了,他又到別的班去幫忙,常常是全排的雜事都叫他一個人包了。
  在1978年12月汽訓(xùn)隊給郭明義的鑒定中寫著:“郭明義在各項工作中以雷鋒為榜樣……全心全意為同志們服務(wù),保持和發(fā)揚了艱苦樸素和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(tǒng)。”
  1980年6月,郭明義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入黨那天,他流著眼淚說,“為了黨,為了祖國和人民,我愿意拋棄一切,終生為黨的事業(yè)而奮斗。”
  服兵役期間,郭明義5次獲得嘉獎。他在自傳中寫道,“長期的部隊生活,鍛煉了自己,使自己的思想發(fā)生了很大變化。我感到,人活著,就要努力奮斗;人活著,就要為他人多謀福利,這樣才使得生命有價值、有意義。”
  最近10多年,郭明義給自己學(xué)習(xí)雷鋒“為他人多謀福利”的實踐賦予了時代特征,他把“能幫助更多的貧弱人”當(dāng)成有價值、有意義的事情,當(dāng)成自己的天職。
  “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,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,不做壞事……”記者把這名言背出來讓郭明義談感想,本以為他會大談一輩子做好事之“難”,但是,錯了,他淡然地笑了笑說,“也沒覺得難……”
  這一瞬間,記者突然明白,為什么人們總感到那不足40平方米的小屋顯得那么小而他卻渾然不覺,因為他那裝滿了大愛與責(zé)任的心胸太寬太廣,以至于這小屋里除了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,再無他物可入他的胸、他的眼————心有大愛胸懷無疆。